湘江潮涌鱼水情——长沙8次荣获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称号
湘江潮涌鱼水情——长沙8次荣获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称号
湘江潮涌鱼水情——长沙8次荣获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称号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(zhānglù) 赵志高
“他们真了不起!”“有他们在,就是满满的安全感!”“长大后(hòu)我(wǒ)也要像他们一样勇敢!”
5月30日,在长沙(chángshā)“四方坪·双拥地铁站”,立功受奖官兵(guānbīng)和“最美退役军人”的大幅照片引来市民驻足观看。
长沙是(shì)驻军大市,也是优抚大市、双拥(shuāngyōng)强市,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为这片土地烙下了拥军优属、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。
4月23日,全国双拥模范城(mófànchéng)(县)命名大会(mìngmíngdàhuì)在北京召开(zhàokāi),长沙第8次捧回 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 的金字招牌,续写“军爱民、民拥军”的动人篇章。
让双拥(shuāngyōng)理念融入城市血脉
初夏,走进长沙市雨花区育新第二小学国防主题文化园,伴随着琅琅(lángláng)读书声,映入眼帘的是张思德、董存瑞、黄继光等全军十大英模(yīngmó)(yīngmó)雕像。坚毅的神情、英勇的姿态,英模精神在青少年心中逐渐生根发芽。
在长沙科大佳园社区,双拥的街头标识、景观小品、网红打卡墙和店铺(diànpù)随处可(kě)见,“国防绿”已成为街区最美风景。现役、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凭(píng)相关证件到“双拥联盟门店”消费,可享有(xiǎngyǒu)专属优惠及独享礼遇。
“在(zài)长沙,国防教育不是口号,而是可触(kěchù)可感的城市故事。”长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(shìwùjú)副局长刘晓荡介绍,这种“零距离”“家门口”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新方式,吸引着市民纷纷拍照(pāizhào)打卡,让群众在生活休闲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熏陶。
长沙是“十步之内,必有芳草”的红色热土,是“心忧天下,敢为人先”的英雄城市(chéngshì)。近年来,长沙市委、市政府始终(shǐzhōng)扛牢双拥工作的政治责任,积极完善(wánshàn)双拥工作机制,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,及时研究、协调解决重大问题,在全社会形成了“党政主导、军地互动(hùdòng)、社会支持、全民参与”的新时代(shídài)双拥工作新格局。
为了解决广大官兵、军属和退役军人(jūnrén)急难愁盼问题,长沙倾情用心拥军,真正做到军人需求(xūqiú)在哪里,服务保障就到哪里。
1831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(站)织就的(de)保障网络,如同毛细血管般渗透到基层,让“最后一公里”变成“最暖(zuìnuǎn)一公里”;投入20余亿元,拆迁腾地4888亩、修建道路17条,支持驻地部队营区建设;拨付援助金160多万元,有效解决100多个困难军人家庭的“燃眉之急”;免费(miǎnfèi)乘坐地铁、磁悬浮(cíxuánfú)等185项优待事项(shìxiàng)清单,构筑起军人军属(jūnshǔ)的尊严感……
同时,长沙还依托山水洲城的(de)特色,开展“一江两岸灯光秀(xiù)”国防教育和征兵(zhēngbīng)宣传,开通“红色长沙·强军号”和“红色长沙·群星号”国防教育地铁专列,建设地铁“四方坪·双拥站”,打造双拥示范街,评选(píngxuǎn)“最美退役军人”“最美军嫂”,进一步浓厚了“军爱民(àimín)、民拥军,军民鱼水一家亲”的社会氛围。
双向奔赴共绘军地“同心圆(tóngxīnyuán)”
军爱民、民拥军,军民团结(jūnmíntuánjié)一家亲。
在长沙百姓的眼里,人民子弟兵就是“最可爱的人”,广大驻长官兵(guānbīng)也“视人民为父母、把驻地当故乡”。他们在完成(wánchéng)急难险重任务、维护社会稳定、加快经济发展中,以实际行动(shíjìxíngdòng)守护着星城人民。
汛期来临,驻长官兵闻令而动,清堤扫障、处置管涌,用血肉之躯筑牢(zhùláo)“安全堤坝(dībà)”;武警官兵顺利完成一项项重大任务,当好城市平安的(de)“守护者”;部队医院定期下乡义诊,把优质医疗资源(zīyuán)送到偏远乡村。
长沙市民(shìmín)何娭毑动情地说:“哪里有(yǒu)危险,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。在我们心中,看到了他们,心就安了。”
双向(shuāngxiàng)奔赴,鱼水深情。近年来,长沙和国防科(guófángkē)大(dà)签订双拥共建框架协议,聚合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将国防科大附中打造成一流名校;与海军长沙舰签署城舰共建协议,开创国防教育、人才培养、技术(jìshù)转化多维互动新模式;与国防科技联手在长沙·开福科(fúkē)创谷打造科技创新交流中心……
如今,军民共建佳话频传。长沙军民融合重大示范(shìfàn)项目总产值突破1560亿元;军创企业数量(shùliàng)达2.7万家,注册资本(金)约3000亿元,年缴税收近100亿元;1600多支退役军人志愿者(zhìyuànzhě)队伍和309名“兵支书”活跃在(zài)大街小巷和田间地头,在基层治理(zhìlǐ)、弘扬文明新风和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长沙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宋尊德说,从经济战场的“创业先锋”到(dào)基层一线的“治理骨干”,从应急抢险的“迷彩绿(lǜ)”到公益服务的“志愿红”,退役军人已成为助力(zhùlì)长沙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。
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(zhānglù) 赵志高
“他们真了不起!”“有他们在,就是满满的安全感!”“长大后(hòu)我(wǒ)也要像他们一样勇敢!”
5月30日,在长沙(chángshā)“四方坪·双拥地铁站”,立功受奖官兵(guānbīng)和“最美退役军人”的大幅照片引来市民驻足观看。
长沙是(shì)驻军大市,也是优抚大市、双拥(shuāngyōng)强市,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为这片土地烙下了拥军优属、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。
4月23日,全国双拥模范城(mófànchéng)(县)命名大会(mìngmíngdàhuì)在北京召开(zhàokāi),长沙第8次捧回 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 的金字招牌,续写“军爱民、民拥军”的动人篇章。
让双拥(shuāngyōng)理念融入城市血脉
初夏,走进长沙市雨花区育新第二小学国防主题文化园,伴随着琅琅(lángláng)读书声,映入眼帘的是张思德、董存瑞、黄继光等全军十大英模(yīngmó)(yīngmó)雕像。坚毅的神情、英勇的姿态,英模精神在青少年心中逐渐生根发芽。
在长沙科大佳园社区,双拥的街头标识、景观小品、网红打卡墙和店铺(diànpù)随处可(kě)见,“国防绿”已成为街区最美风景。现役、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凭(píng)相关证件到“双拥联盟门店”消费,可享有(xiǎngyǒu)专属优惠及独享礼遇。
“在(zài)长沙,国防教育不是口号,而是可触(kěchù)可感的城市故事。”长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(shìwùjú)副局长刘晓荡介绍,这种“零距离”“家门口”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新方式,吸引着市民纷纷拍照(pāizhào)打卡,让群众在生活休闲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熏陶。
长沙是“十步之内,必有芳草”的红色热土,是“心忧天下,敢为人先”的英雄城市(chéngshì)。近年来,长沙市委、市政府始终(shǐzhōng)扛牢双拥工作的政治责任,积极完善(wánshàn)双拥工作机制,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,及时研究、协调解决重大问题,在全社会形成了“党政主导、军地互动(hùdòng)、社会支持、全民参与”的新时代(shídài)双拥工作新格局。
为了解决广大官兵、军属和退役军人(jūnrén)急难愁盼问题,长沙倾情用心拥军,真正做到军人需求(xūqiú)在哪里,服务保障就到哪里。
1831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(站)织就的(de)保障网络,如同毛细血管般渗透到基层,让“最后一公里”变成“最暖(zuìnuǎn)一公里”;投入20余亿元,拆迁腾地4888亩、修建道路17条,支持驻地部队营区建设;拨付援助金160多万元,有效解决100多个困难军人家庭的“燃眉之急”;免费(miǎnfèi)乘坐地铁、磁悬浮(cíxuánfú)等185项优待事项(shìxiàng)清单,构筑起军人军属(jūnshǔ)的尊严感……
同时,长沙还依托山水洲城的(de)特色,开展“一江两岸灯光秀(xiù)”国防教育和征兵(zhēngbīng)宣传,开通“红色长沙·强军号”和“红色长沙·群星号”国防教育地铁专列,建设地铁“四方坪·双拥站”,打造双拥示范街,评选(píngxuǎn)“最美退役军人”“最美军嫂”,进一步浓厚了“军爱民(àimín)、民拥军,军民鱼水一家亲”的社会氛围。
双向奔赴共绘军地“同心圆(tóngxīnyuán)”
军爱民、民拥军,军民团结(jūnmíntuánjié)一家亲。
在长沙百姓的眼里,人民子弟兵就是“最可爱的人”,广大驻长官兵(guānbīng)也“视人民为父母、把驻地当故乡”。他们在完成(wánchéng)急难险重任务、维护社会稳定、加快经济发展中,以实际行动(shíjìxíngdòng)守护着星城人民。
汛期来临,驻长官兵闻令而动,清堤扫障、处置管涌,用血肉之躯筑牢(zhùláo)“安全堤坝(dībà)”;武警官兵顺利完成一项项重大任务,当好城市平安的(de)“守护者”;部队医院定期下乡义诊,把优质医疗资源(zīyuán)送到偏远乡村。
长沙市民(shìmín)何娭毑动情地说:“哪里有(yǒu)危险,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。在我们心中,看到了他们,心就安了。”
双向(shuāngxiàng)奔赴,鱼水深情。近年来,长沙和国防科(guófángkē)大(dà)签订双拥共建框架协议,聚合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将国防科大附中打造成一流名校;与海军长沙舰签署城舰共建协议,开创国防教育、人才培养、技术(jìshù)转化多维互动新模式;与国防科技联手在长沙·开福科(fúkē)创谷打造科技创新交流中心……
如今,军民共建佳话频传。长沙军民融合重大示范(shìfàn)项目总产值突破1560亿元;军创企业数量(shùliàng)达2.7万家,注册资本(金)约3000亿元,年缴税收近100亿元;1600多支退役军人志愿者(zhìyuànzhě)队伍和309名“兵支书”活跃在(zài)大街小巷和田间地头,在基层治理(zhìlǐ)、弘扬文明新风和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长沙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宋尊德说,从经济战场的“创业先锋”到(dào)基层一线的“治理骨干”,从应急抢险的“迷彩绿(lǜ)”到公益服务的“志愿红”,退役军人已成为助力(zhùlì)长沙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